雕塑被称为“凝固的舞蹈”“凝练的诗句”它将存在于现实空间的长度、高度和深度具有纵深感的三维美,准确的选择人物动作某一出发性的瞬间,使人们在欣赏心理上,造成一种瞬间的印象。空间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凝聚,就意味着对时间的浓缩和永恒的美感。
雕塑艺术正以它鲜明而独特的形式特征,表现出空前丰富的形式结构、主题内容、精神气质和审美心态。 20世纪中国雕塑成就斐然,但负面缺憾同样存在。多少年来,要么背离生活,仅仅传移模写,复古恋旧,要么照抄生活,照搬模特,愈写真实,离之愈远。
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造成文化上的保守统治,目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处于初级阶段,作为中国文明一部分的中国雕塑受到当前艺术形态的制约,固然前景广阔,但仍需要探索。从传统形态转化到当代形态,任重而道远,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从社会学意义上看,雕塑的生活化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实际上的人生总是与生产劳作,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有关,因此,在对待艺术的问题上,往往注重小情趣,反映的是一种民众的文化心态,创造出一种祥和的气氛。这种生活化有利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被不同阶层的人士所接受,从而渲染人们的思想,影响人们的行为。同时正是通过自己的作品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状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亲身体验,抒发自己的审美情趣,自己表现自己。通过一些作品,使人回味的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及人文景观。这类作品往往表现的是最最平凡的劳动人民,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生活再艰苦,也深深的眷恋着生他养他,与他息息相关的故乡,也深感身边有美的东西,都要满腔热忱的融入到社会中去,从来不间断过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象是陕北的秧歌,秦腔的音乐,如果你的耳膜没有经过黄土文化的洗礼,可能是一时理解不了的。有的作品不但可以观赏,还蕴含着人文思想和深刻的人性。以民间泥塑为例,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的百业百态都能在这里得到反映,体现的是艺人的生活化感受,把客观存在的最朴实,最自然,最平凡的小人物信手拈来,去简就繁,夸张写意,高度概括,写意神似,气韵生动,一气呵成,人的喜怒哀乐全都表现出来。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描摹刻画,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体裁虽小,反映的社会思想是深刻的,关注小人物,歌颂平民精神,向人们展示的是社会的生活图景,体现了人们追求和平,宁静求真,热爱生活的情趣。其特色是以人民大众为根,这是丰厚的文化之根,中华文明之根。体现了质朴,醇厚,高亢的情感,从远古到现在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丰厚的文化遗产。不限于美术还包括音乐,戏曲等其他艺术形式。
中国自两汉以来文人参与艺术并强调感情的表现,追求似与不似的境界,其实自青铜纹样到汉画像石,兵马俑等所展示的现实图形,哪一幅不是意向?哪一幅是沉于现实再现?又有哪一个是对现实的依赖?可以说主观意向是中国艺术的美学基石。保罗克利说;“所有的创造,都是无中生有。”中国艺术是最富创造性的艺术 ,以神写形,以神取形,以神变形,也是最自由的艺术。齐白石总结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至理名言, 既保持了描写客观具象的痕迹,又表现了主观意象的形式处理,所以也是高明的灵魂。艺术的实质在于不求迎合常人的眼睛的直观感觉,要求从自然物象的直观中转化为主观意象,做到理性概括,追求的是以一当十的境界,即艺术形式的意象美感凝练再现。源于生活的感受,创造高于生活的美感。
艺术给人们美的享受。莱辛曾经说:“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安格尔也说:“艺术应该是健康的, 合乎道德的,艺术所反映的是美的东西,让观众习惯接受美的事物。”
美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它可以消除却不可避免。
美的力量在于用它自己的定义形成了一种吸引力。美丽是旅途中的壮观景色。所有的美丽因为灵魂深处的纯真、质朴而让人无法拒绝。美丽是自然界中最神秘的现象之一。它的影响是我们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的,但是它的本质却和那些难以理解的事实一样让人说不清楚。至高无上的美丽属于至高无上的生命。
雕塑,作为形体空间的艺术,由精神和物质构成,被称为石头的历史、文化的见证,它具有独特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包含艺术家的情感,是作者一种爱的陈述:对创作的爱,对素材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然的爱和对人类的爱。汉董仲书说:“天者,仁也”圣经说:“上帝,就是爱”可见东西方在这一论述上,表达不同,但是实质相仿。通过对生活的经历和认识,上升为一种爱的情怀,寄以作品作为表达方式,抒发的是人生的态度和作者的灵魂。雕刻的过程,需要除物质和工具外更多的东西,需要对灵感和情绪瞬间的把握。运用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表现形式,构成特有的敏感和视觉角度。重新解释要表达的内容,就是要完成的任务。艺术品被注入生命。艺术品之感人和被历史所承认而存在下来,正是那无限的生命力,这生命力通过作品的节奏、韵律、秩序、和谐表现出来,正是我们所苦心探求的目的。一个艺术家将人生的态度和生活的感受通过某种材质运用某种技法反映在自己的作品中并赋予其生命力。在作品中,引起共鸣的是一种生命的灵感的流动,带给人们某种心灵上的感受,如果艺术家能够做到让人在其艺术中都能捕捉到这一点,那么这件作品是成功的。
多少年来每当回到那片尚未旧貌换新颜的故土,且行且止,望着被海风和岁月所铭刻的脸孔。心中无限感慨,那是中国人民的勤劳,朴实,诚恳,忍耐的民族精神的缩影。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就象咸菜缸里的芥菜疙瘩,老帮白菜,虽土气,但率真,蕴含东方色彩,颇具历史的穿透力和感染力,是具有中国情调的人文主义。他们热爱生命,热爱脚下的土地,虽然商品涌入这里,但是却少了几许钢筋混凝土下的浮躁和喧杂,多了几许宁静和自在。用他们的人生谱写着平凡生命的诙谐和庄严。上个学期,我曾经作过一组雕塑《响乐》,是有关陕北农民欢庆的一个场景,运用夸张的手法,人物造型着重表现中国农民那种淳朴,勤劳的精神风貌。现在面对毕业创作的课题我所熟悉的这种形象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在前阶段探索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平凡面孔概括,归纳,题目是《百态人生》 。着重表现人物头部的神情,他们或诙谐,或凝重,或嗔怪,或调侃······在创作过程中,我摈弃了毛发和太多不必要的细节,使头部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重复使用但彼此之间有所区别和联系。强调人物瞬间的神态。空间处理上,运用圆雕的形式特点,刻意在空间处理上
将人物圆化处理,就象民间泥塑里的那种圆圆的孩童形象,人物有种充满童心的稚趣,从视觉上看也比较丰满和浑厚。烧制中采用粗烧的办法,保留陶土的原色,后来分三组作效果处理。一组采用陶土速烧后的泥土原色,农民是大地的儿女,他们与泥土离的最近,陶土作为一种形式语言,恰好可以体现这种质朴的特质。一组是运用丙稀渲染,类似水彩画的效果,使人物看上去充满世俗化,平凡的人物形象,没有罗马雕塑般精致的五官,没有文人墨客的精神情操,他们只是芸芸众生里的平常人,但是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悲欢哀乐。一组是从前辈雕塑家那里得到的一点启示,罩染了钴蓝,柠檬黄,朱红三种纯度较高的颜色。加强整体视觉冲击力。诉说时代感,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波普艺术装置艺术和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结合,是探索性的尝试。90年代,刘建华和徐一晖等人将波普风格运用到景德镇陶艺中,刘建华的创作体现了一种数字化时代的道德的不确定性,通过沙发、女人体等物象组合成一种寓言式的语汇.李占洋的雕塑介于一种新现实主义和波普雕塑的结合,翻制记录了舞厅、卡拉OK、按摩房等新民间生活空间的现实场景。徐一晖的艳俗风格的彩陶雕塑也是重要的后现代作品。中国近代涌现不少人文主义艺术家,如果说蒋兆和、王式廓等是对于近代封建社会下劳苦人民的真实记录,那么是悲天悯人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抨击与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安定发展,社会繁荣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是健康的,向上的,乐观的,积极的,充满生命希望的,我或许没有天才的能力,但大自然赋予我一颗对生活炙热的心,对生命对生活有种深深的爱。我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诉说对生活的热忱和对生命的信仰。